十七世紀荷蘭統治臺灣時,已發現野生茶樹,此即清代文獻中所提到的山茶,之後,日本統治臺灣,也曾對臺灣的野生茶樹進行調查,並用來試製紅茶。
臺灣人工栽培茶樹的歷史,依目前找到的茶園杜賣契約文書來看,可追溯到清朝乾隆末年(十八世紀末葉),在今日深坑與木柵一帶進行;推翻過去連橫所說,是在清朝嘉慶年間(1796-1820)由柯朝攜回武夷茶種子在魚坑(今臺北縣瑞芳魚里一帶)開始種植傳播。而清朝道光年間(1921-1850),已有商人將石碇、文山一帶生產的毛茶(粗製茶)運往福州售賣,1861年怡和洋行文獻記載,於臺北購買茶葉,並載運出口,說不定指的就是石碇、文山一帶的粗製茶。
臺灣之製茶,始於1860年開港通商後。1865年英商John Dodd來臺灣調查樟腦事業,卻無意間發現經營茶事業更容易成功,他先是在雞籠與艋舺(今基隆與萬華)西南一帶收購茶葉,並試賣到澳門,果然一炮而紅,John Dodd於是再透過買辦李春生(後世尊為台茶之父),借貸資金給農民,並從廈門(一說從安溪)引進茶樹枝條,擴大茶樹栽培。
John Dodd的茶事業先是在艋舺小規模的經營,隨後到大稻埕擴大生產。1869年,他將製成的烏龍茶213,100斤從淡水直輸紐約銷售,大受歡迎,從此打開臺茶的國際知名度,並吸引外商與福建茶商陸續前來臺北設行從事茶葉生意,臺灣茶業自此興起,並且一躍成為臺灣北部首要產業,成為日後臺灣經濟、政治重心北移的重要因素。
烏龍茶是臺灣最早製造的茶葉,可說是臺灣茶葉的始祖,也是臺灣最聞名於世的茶葉。臺灣烏龍茶的製法雖由福建傳來,但經臺灣茶業先輩們長久以來的精心研究、改良技術,已變成具有獨特香氣與高尚風味的世界最優秀茶。
臺灣烏龍茶的輸出已有百餘年的歷史,戰前主要市場為美國、英國,其次為澳洲、加拿大、香港等地。自1893年至1918年間,輸出量約在700-900萬公斤。1918年後,由於世界經濟不景氣,印度、錫蘭紅茶傾銷美國,輸出量逐漸走入下坡,甚至1945年日本戰敗離臺,當年竟全無輸出。戰後,業者雖不斷努力,企圖挽回國外市場,1949年輸出量一度達100萬公斤,主要市場仍為美國、英國,但之後輸出量又開始銳減,直到1980年大量輸出日本後,輸出量才又回復至100萬公斤以上,1986年且高達520多萬公斤,之後又下降為430萬公斤。
包種茶與烏龍茶同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半發酵茶,是現今臺灣主流的茶葉,目前市面上所謂的凍頂烏龍茶、高山茶、鐵觀音等,大抵只在外形(半球形、球形)與文山包種茶(條形)有所不同,但實質上都屬於輕發酵的包種茶,與前述的烏龍茶(番莊烏龍)並不相同。
臺灣製造包種茶源於1872年下半年,大稻埕烏龍茶滯銷,於是送至福州,賦予花香,改製成花香包種茶。之後,1881年起開始有福建茶商前來臺北設立茶廠,專製包種茶。和烏龍茶相同,臺灣包種茶的製法同樣是從對岸福建傳來,稍有不同之處在於其發酵程度較輕,臺灣包種茶最初均以形狀粗大之烏龍茶作為原料茶(粗製茶),1912年以後開始製造包種原料茶,品質大為提升,1921年左右,又有無花香包種茶的發明。
臺灣包種茶的市場最初是在華僑最多的南洋各地,爪哇(今印尼)居首位,其次是暹羅(泰國)、法屬越南、英領海峽殖民地、菲律賓等地。自1881年開始輸出以來,至1926年顛峰達530萬公斤,首度超越烏龍茶。1930年中日戰爭,由於華僑的抵制與爪哇的提高關稅,主要市場轉至滿洲(中國東北)、華北,1944年輸出量達730萬公斤,是歷年最高紀錄。直到戰後,中國政權易主,加上印尼政府親共,臺灣包種茶於是從這兩大市場絕跡。國民政府來台初期,年輸出量平均在100-200萬公斤之間游走,主要市場為泰國、香港、琉球;1970年起美國與1979年起日本(取代琉球)成為臺灣包種茶最重要銷售地,1989年輸出恢復至490萬公斤,近年又逐漸下降至200餘萬公斤。
臺灣紅茶的發展較晚,是在日本統治臺灣以後。1903年臺灣總督府在草湳坡(今桃園埔心)設立製茶試驗場,開始試製紅茶,1906年開始生產,並在1908年輸出土耳其、俄國。1910年日本臺灣茶株式會社成立,以製造紅茶為主,俄國是最大買家,1918年該公司發生財政困難,經營不良,被臺灣拓殖製茶株式會社合併,臺拓雖擴展紅茶之製造,卻因製茶技術欠佳,品質粗劣,不被歡迎,出口量一直不多。直到1928年三井合名會社設置新式機械製茶廠,極力發展紅茶,臺灣紅茶才逐漸發達起來。
阿薩姆茶種在1926年被引進臺灣,試種於南投魚池,總督府在此地設立紅茶試驗所,開始計劃臺灣阿薩姆紅茶生產。之後,日本許多茶業公司即前來投資開拓阿薩姆種茶園,並設新式紅茶製造工廠。1933年又有東邦紅茶株式會社創辦人-郭少三自泰國清邁叢林山區攜回優良紅茶品種-禪種,種植於埔里,設立禪種茶園,生產禪種紅茶。
1930年世界紅茶大宗生產國印度、錫蘭、爪哇相互協定限制生產,1933年又聯合締結限制輸出,遂給了臺灣紅茶竄起的機會。1934年臺灣紅茶輸出一躍而達329萬公斤,和烏龍茶、包種茶鼎足而立,此後出口量更超越烏龍茶、包種茶。1937年輸出量達580萬公斤,是二次大戰前歷年最高紀錄。戰前的主要市場除日本外,尚有美國、英國、香港及滿洲。
戰後至1984年止,台灣紅茶的輸出量平均都保持在200-300萬公斤以上,有時高達400-500萬公斤,1985年以後輸出逐年減少,在100萬公斤以下,近幾年則幾乎沒有出口,反而大量進口。戰後的主要市場,初期為美國、智利、日本、英國、荷蘭、德國等,後來則由菲律賓、新加坡、巴基斯坦等國取代了智利。
臺灣之製造綠茶亦始於日據時代,當時主要供給在臺日人飲用,遲至1919年始有出口,但數量微不足道。
二次大戰後,臺灣綠茶才開始有發展。首先,1948年引進中國炒菁綠茶(珍眉、珠茶)製法,次年1949年即有近120萬公斤輸出至北非,開展臺灣綠茶在北非的市場。1952年,輸出量增為四倍達615萬公斤,超越其他茶類;1963年再增至627萬公斤,佔該年臺茶總輸出量46%。臺灣炒菁綠茶主要市場在北非的摩洛哥、利比亞、阿爾及利亞、突尼西亞及西亞的阿富汗等國,可惜市場到1986年左右,被中國綠茶所奪,影響巨大。
另外,1965年又引進日本蒸菁綠茶(煎茶)製造技術及機器設備,開始製造煎茶銷往日本。煎茶輸日本數量由初期(1965-1968)約100萬至300萬公斤,逐漸增加至700萬公斤以上,1973年更高達1,200萬公斤,製造煎茶工廠達120家,此一時期為臺灣煎茶外銷日本的黃金時代。之後由於日人轉為風行飲用烏龍茶,日商同時也在中國投資生產煎茶運回日本銷售,於是臺茶輸出量逐年下降,至1990年以後,減至100萬公斤以下。
綠茶在1961年至1983年約佔臺茶總輸出量的60-80%,是此時期臺灣最主要的外銷茶葉。